<aside> 🧑🏻💻 上一集結尾,我們提到訪談者必須拋棄預設立場,以學徒的姿態,向大師(受訪者)請益。而在現場漫長的訪談對話之後,作為訪談者,我們真的學會什麼了嗎?
</aside>
目錄:
我試著引用一場真實訪談中,受訪者向我們介紹的「對話練習」——透過該活動的角色組成與關係——重新理解「訪談」究竟是怎麼一回事。
什麼是「對話練習」?它是「原子習慣 x 析心事務所」社群中,由習慣教練 Frank 所帶領的小組活動。活動由三種角色所構成,包含:「引導者」、「被引導者」、「旁觀者」;每場為時 60 分鐘,20 分鐘輪替角色一次。從「被引導者」對一個事件的描述開始,透過「引導者」的問句帶領(例如:你怎麼看?你怎麼想?),讓「被引導者」看見自己在事件中的情緒反應,以及自己實際上的行為。而「旁觀者」會在 20 分鐘結束時,針對「引導者」的提問方式、以及「被引導者」的回應內容做出客觀回饋。
對話練習中被引導者、引導者、旁觀者三種角色的對應關係。(圖片製作:邦邦b6)
可以這麼說,「引導者」是「被引導者」的一面鏡子,其藉由問句一步步地映照出對方「自動化的情緒行為」底下的慾望與恐懼;而「旁觀者」則是「引導者」與「被引導者」的一面無限反射鏡,負責將兩者對話模式的虛像捕捉定影,揭露問句中「主觀意識與實際效用」之間的落差。透過輪流擔任不同角色,每個參與者都有機會去觀察到自己(與其他人)做了什麼,進而反思為什麼這麼做(想)。
在此極富戲劇性的事實是:這個資訊是從「受訪者」的口中,被作為「訪談者」的我所問出——而我恰恰正是這段描述中不停拋出問題的那個人。